发布人:叶志海发布时间:2020-12-17
校内各单位、师生员工、住户:
临近岁末,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率呈上升趋势。据公安机关警情通报,近期(11月9日至12月16日),我校共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9宗(教师1宗,研究生5宗,本科生3宗),被骗总金额达1191852.32元,受害师生遭受了巨大经济损失和精神痛苦。
结合公安机关通报情况及我校9宗案件的统计情况,主要有以下七种诈骗方式,请各位师生高度重视,认真学习,提高诈骗防范意识。
一、虚假平台投资诈骗。这类诈骗的套路一般是诈骗者先通过社交软件和受害者聊天,拉家常兼聊投资心得,然后拉受害者进投资交流群,群内有所谓老师授课,称有较易赚钱的投资平台,一些自称跟老师投资的人说自己赚了钱,引诱受害者下载软件注册跟投,投入资金无法取出。
二、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诈骗。诈骗者以法院有传票、邮包内有毒品、涉嫌犯罪、洗黑钱等,以传唤、逮捕、以及冻结受害者名下存款进行恐吓,以验资证明清白、提供安全账户进行验资,引诱受害者将资金汇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所谓安全账户。
三、兼职刷单诈骗。诈骗者通过网络发布刷单返利的广告,让受害者扫码下载刷单app软件,注册个人信息并让受害者先把钱通过平台充值到指定的银行账号中,让受害者抢购指定的商品订单任务,完成后会立刻返还佣金,同时不断诱导受害者多充、多刷,赚的佣金就越多,利用受害者缺少防范知识,以各种理由拒绝受害者提款,并称需进行更高额充值才能提款,导致越骗越多。
四、虚假购物诈骗。诈骗者以手机短信、打电话、电子邮件、QQ、微信等方式向受害者低价“推销”时尚商品,以交“风险抵押金”、“税款”、“手续费”或“先付款再发货”等名义,要求受害者将现款汇入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以此骗取钱财。
五、注销网贷账号诈骗。诈骗者谎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受害者配合注销网络贷款平台账号。”而注销网贷平台账号,需要先从相关平台借款,然后转入诈骗者账号,由诈骗者负责办理“清空贷款额度”及注销网络贷款平台账号。
六、购买游戏账号诈骗。诈骗者在游戏平台内发布“收购高阶游戏账号”的广告,诱骗有意向出售游戏账户的受害者与他们联系,之后向对方发送钓鱼网站链接(虚假游戏账号买卖平台),并篡改后台数据,向受害者发送虚假转账截图,以“账号冻结需解冻”为由多次诈骗受害者钱财。
七、抢红包诈骗。诈骗者通过微信群、QQ群等渠道发布抢红包信息添加受害者,然后在网络通讯群内发布高额返现的虚假信息,以虚假成功返利截图为诱饵吸引受害者。红包链接里暗藏木马病毒,一旦受害者点击领取,系统就默认下载安装了这个木马病毒,木马病毒收集受害者手机里的账户密码,传送至诈骗者的服务器后台,诈骗者再利用这些信息盗取受害者的钱财。
“广州反诈服务号”,是广州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针对电信网络诈骗警情专门研发的一款微信公众号,主要用于宣传诈骗分子的最新诈骗手法,提醒群众预防受骗。师生扫码、关注、注册后,立即开启公安防骗提醒,当不法分子企图通过电话、虚假网址等方式实施诈骗时,会及时被广州反诈中心系统预警,并推送防诈骗警示信息,同时将信息推送至社区民警手机,由社区民警即时联系进行劝阻。
为了您和家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请大家即刻关注“广州反诈服务号”!
(我部已于10月9日发布校内通知推荐此服务号https://www.jnu.edu.cn/2020/1019/c6192a521891/page.psp)
党委政治保卫部(保卫处)
2020年12月17日